8月28日,福建省暨福州市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大会在福州举行。
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强调,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是人类反毒斗争的伟大先驱、中华文明的精神坐标。
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赵龙主持大会。省政协主席滕佳材致辞,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发言。会上,林则徐基金会负责人,林则徐后裔、亲属代表,学者代表,青年学生代表等作了发言。
同日,福建省、福州市在福州南大门林则徐铜像前举行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拜谒仪式。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立下“经世致用”之志。他9岁能文,14岁中秀才,27岁中进士,两任钦差大臣,五任地方总督,历官十四省,为官三十余年,为国家和百姓奉献了一生。
林则徐是世界禁毒先驱。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东主持虎门销烟,销毁237万余斤鸦片,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他在给外国烟商的《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中,写下了“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的字句。
1842年,林则徐被贬赴新疆。在西安与家人分别时,他慷慨赋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也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具备全球视野,主持编纂的《四洲志》,是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
林则徐像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积极推动林则徐精神的传承弘扬。
1990年6月18日,到任福州不久的习近平就到林则徐纪念馆瞻仰、调研。
1995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出席林则徐铜像揭幕仪式,他说:“今天我们故乡人民竖立起林则徐铜像,就是为了激励自己,教育后人,让在林则徐身上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永远发扬光大。”
1995年8月24日,在福州市纪念林则徐诞辰2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我们要“继承、发扬林则徐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气贯长虹的民族正气,学习他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开眼看世界’的开拓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推动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引擎。
正是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日战争等历史关头凝聚力量,成为中华民族穿越历史风浪的精神纽带,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推进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当下,缅怀和纪念林则徐,旨在深入挖掘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林则徐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启示我们必须以赤诚报国之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在8月28日的大会上,周祖翼说。
他提到,“要发挥福建独特优势,矢志团结奋斗,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服务祖国统一大业,推动形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统一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前提,民族团结是抵御外侮、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
今年7月,光明网刊文提到,“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林则徐彰显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寸土不让的决心,实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务实举措,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图谋和行径,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统一的根基更加深厚,使团结的力量更加牢固。”
在此次大会上,周祖翼还提到了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远见卓识、心系苍生的为民情怀和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远见卓识,启示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之魄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创新再提速、改革再深入、开放再扩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福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水平。
林则徐心系苍生的为民情怀,启示我们必须以赤诚为民之心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要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
林则徐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启示我们必须以清正廉洁之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要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深化新时代廉洁福建建设,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提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综合功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以用权、廉洁从政,严以修身、清白做人,严以律己、锤炼作风,巩固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