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轰鸣疾转,切屑上下翻飞,“工人”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设备……走进安徽省临泉县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实训车间,仿佛进入了一家企业的生产车间。
“一技在手,一生无忧。在学校就接受了‘实战化’的训练,这使我对以后的就业非常有信心。”学校2024级数控专业学生苏奥强说。
“我们非常重视实操,学校像工厂,让学生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磨炼技能。”皖北经济技术学校校长明世超介绍,注重技能,是学校的一大特点。
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内,学生正在上课。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摄
建校以来,皖北经济技术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也荣获了安徽省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安徽省级示范特色重点建设学校等荣誉。
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的快速发展,是整个临泉县重视职业教育的缩影。
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县”,临泉曾长期面临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庞大的人口基数与产业升级所需的技术人才供给不足形成鲜明对比。
如何将“人口大县”打造为“技能强县”“人才大县”,一直是临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的课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办学能力,临泉县政府成立工作专班,积极对接省内顶尖职业院校。
今年1月,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临泉高职专业学院在皖北经济技术学校正式揭牌,这是继2024年11月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临泉专业学院揭牌后,又一高职专业学院落户皖北经济技术学校,进一步提升了临泉发展职业教育的底气和实力。
除了加强“校校合作”,临泉还在深化“产教融合”上持续发力,这也是临泉职业教育改革的宝贵经验。
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内,学生正在上课。人民网记者 高飞跃摄
“近年来,聚焦‘3425’产业布局,临泉各大职业院校一直坚持‘专业围着产业转’的办学理念,和多家企业开展人才订单化培养,共建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临泉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把产教融合落在实处,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人才蓄水池”。
校长围绕厂长转、专业围绕产业转、教学围绕生产转,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三转四像”的职教模式正在临泉县如火如荼地发展。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临泉职业教育正释放出更强动能。这片曾经以劳务输出闻名的土地,如今正用职业教育的创新实践,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写下最有力的注脚。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