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决定一个人如何的是品行,决定一名党员如何的是党性。”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党性的重要性。那么,究竟什么是党性?如何认识党性?党性为何如此重要?
党员、干部锤炼坚强党性,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2025年7月23日至29日,北京市遭遇极端强降雨,怀柔区琉璃庙镇孙胡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尹春燕沉着组织群众紧急避险,将村民转移到安全区域,自己和丈夫却被洪水冲走,不幸牺牲。图为2024年7月,尹春燕带领村民摇蜂蜜。 北京市怀柔区委宣传部供图
党性是党的固有本质属性在每一个党员身上的体现,是党的理想信念、立场宗旨、纪律作风等要求在每一个党员思想、言论和行为上的具体体现。恩格斯曾用“党性”这一概念,强调理论学说应当明确阶级立场。列宁指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作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对于这方面的认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有丰富的论述。比如,毛泽东同志在七大报告中指出:“党性是共同的性质、普遍的性质,全党每一个人都有的性质。”“一致的行动,一致的意见,集体主义,就是党性。”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所有共产党员都要增强党性,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不管是什么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只要是党员,都不允许自视特殊,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比党高明,可以自行其是。”以共同性、纪律性、组织性等作为党性要求,说到底是强调党性的阶级属性要求。
衡量一个共产党员是否讲党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党性的根本问题是世界观问题,讲党性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党忠诚是党性最基本的要求,讲党性必须做到忠诚于党,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党性说到底是立场问题,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厚植人民情怀,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党性就是最大的德,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把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内容,敢于坚持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坚持求真务实;讲党性要求修身律己、守住内心,自觉做遵守党章党规党纪的模范,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等等。总之,讲党性,就是党要求做的坚决贯彻执行,党不允许做的自觉远离。如果说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那么这个“特殊材料”就是党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干部出问题,主要是出在‘德’上、出在党性薄弱上。”党性不仅关系党员个体的政治、思想、品行和境界,也直接关系到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地位。
从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实现全党团结统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党员、干部党性坚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焕发出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从党的建设情况看,我们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党员、干部容易出现精神懈怠的心态,党内易滋生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各类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甚至导致党变质、变色、变味。我们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从党员、干部队伍现状看,党员、干部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这支队伍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要看到,同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要求相比,同党员、干部应有的标准相比,一些党员、干部在党性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进入党的队伍动机不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正,没有真正树立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大师”、信骗子;有的理想信念不坚定,是非观念模糊,丧失政治立场和原则;有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扭曲,追求个人利益至上,热衷于搞自我设计、作秀造势,搞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在组织安排的工作面前挑三拣四、拈轻怕重、犹犹豫豫,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有的修身不正、律己不严、自我放纵、变质堕落,最终滑向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深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组织教育管理监督不到位,也有政治生态、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但党性锤炼不足、党性修养缺失、党性原则不强等内部因素是出现问题的主要根源。
更多内容详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育长张忠军文章《怎样理解党性》
(策划:梁佩韵 审核: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