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星辰带着1076份爱心礼包
当大多数新娘憧憬着一场浪漫盛大的婚礼时,“00后”鄞州塘溪姑娘华星辰却为自己筹备了一份“特殊嫁妆”,她和丈夫陈宗凯缩减婚礼预算,将本用于宴席、布置的钱,换成了“文明乡风礼包”。
8月28日,带着众人的爱心,华星辰带着1076份爱心礼包,在鄞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乡村孩子代表发放“特殊的开学礼”。
而这份特殊的开学礼背后,不仅藏着一对年轻夫妻的爱心约定,更藏着这个夏天汇聚起的满屏爱心,让婚礼有了更动人的意义。
一场家访,让婚礼计划有了新方向
陈宗凯与华星辰相恋时,便常听妻子说起自己母亲——“中国好人”周妙亚的故事。
作为塘溪镇“周妈妈”公益托管的执行人,华星辰长期跟着周妙亚奔走在乡村,见证母亲几十年如一日为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搭建温暖港湾:自掏腰包租房开设公益书吧、打造公益托班、实现困难孩子微心愿……周妙亚用行动把“爱”字刻进了华星辰的心里,也悄悄感染了陈宗凯。
今年上半年,两人筹备婚礼时,陈宗凯看着妻子整理公益资料时专注的模样,主动提议:“咱们把婚礼简办吧,省下的钱用来帮孩子们,比铺张的宴席更有意义。”
这句话恰好说到了华星辰的心坎里。夫妻俩一拍即合,将原本用于婚礼布置、宴席的10万元预算,全部捐赠为“文明乡风礼包”,用于乡村儿童关爱项目。
可这笔钱该如何真正帮到孩子,直到台风“竹节草”后的一次家访,才有了答案。
陈宗凯与华星辰
7月30日,强台风“竹节草”携狂风暴雨侵袭宁波,给城市带来严峻考验,塘溪镇因暴雨引发严重内涝,多个村庄积水。
台风过后,华星辰跟着周妙亚的脚步走进一户家庭家访,看到小方桌上的书包和作业本被水浸湿,书包显得有些陈旧。
“开学我想要一个新书包。”孩子的话,拨动了华星辰的心,想起母亲周妙亚常说的“能帮一个是一个”,于是,她决定将“文明乡风”礼包的部分资金用来给孩子们买书包和文具。
一份心意,掀起满屏爱心涟漪
打定主意后,华星辰和陈宗凯成了最默契的“采购搭档”。两人利用下班时间,挑选实用的500多个男款、女款书包。
“只靠我们俩,能帮到的孩子太少了。”华星辰看着采购清单,决定在朋友圈发起倡议,邀请更多人加入这场爱心接力。
华星辰收到爱心捐赠
他们的举动经媒体报道后,很快形成了“接力赛”。
潘火街道工作人员立刻联动犀牛运动健康服务中心送来170个书包;
明楼街道带着宁波文具行业协会,打包53个书包和满满几箱文具;
镇安小学的孩子们听了“周妈妈”和华星辰的事,用零花钱凑出105个书包;
宁波鄞州赫德实验学校的李怡乐更是捐出100份礼包,她认真地对华星辰说“想和华姐姐一样,帮乡村小伙伴圆开学梦”;
鄞州区学士小学的康译心、宁波高新区外国语学校校长黄玉华也捐出50份,众多人的爱心不断叠加。
陈宗凯与华星辰教孩子急救知识
最终,1076份爱心礼包从四面八方寄到了华星辰手中,很快在文明实践所堆成了“礼包山”,成了“周妈妈”精神传递下最动人的风景。
“有些书包是企业捐赠的,有些书包则是用孩子们的压岁钱购买的,书法老师还特意将一句句励志话语,手写成一张张书法作品,这些爱心,是大家给孩子们最温暖的陪伴。”华星辰说道。
一堂课,让爱与温暖代代传
发放仪式上,华星辰特意邀请了母亲周妙亚来到现场。
看着孩子们捧着新书包、摸着励志书轴时亮晶晶的眼睛,周妙亚满是欣慰:“孩子们,这才是最珍贵的‘家风传承’!你们把爱接过来了,更要传下去。”
华星辰开启“开学第一课”
当天,华星辰接过周妙亚的“接力棒”,给孩子们上了堂特别的“开学第一课”。
她从家风传承故事讲起,教孩子们写“感恩”二字:“希望这份爱能陪伴你们,把温暖传给更多人。”
如今,1076份爱心礼包正在陆续送往鄞州区的乡村学校,即将送到每一个期待的小手中。
这场“特殊婚礼”没有盛大排场,但这份“爱心礼包”,比任何礼物都珍贵。
“年少时总想象着盛大的婚礼,觉得那才是浪漫,现在更懂了母亲常说的‘付出比得到更快乐’。”华星辰笑着说,“婚礼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必要铺张浪费。把这些钱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才更加值得,我和丈夫两人步伐一致,想法相同,一起为孩子圆梦,一起做有意义的事,这才是最踏实、最长久的浪漫。”
编辑:龚一鸣
#宁波头条##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