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首次超越肺癌成为女性首要恶性肿瘤以来,乳腺癌在全世界上升势头越发显著。2023年,全球新发乳腺癌约230万例。在我国,乳腺癌同样高居女性癌症发病率首位,年均新发42万例。更让人担忧的是,现阶段乳腺癌年轻化趋势也逐步加重。数据表明,35岁以下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在过去20年间持续攀升。
当前,乳腺癌的成因尚未完全明确,多种危险因素对其发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加工食品,以及吸烟、嗜酒等不良生活陋习,均已构成乳腺癌的重要风险源。
肿瘤隐匿 信号早识别 中国妇幼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常委、黑龙江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疾病首席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乳腺外科主任仲雷教授指出,由于乳腺疾病筛查普及不均衡、居民体检意识欠缺等诸多原因,导致不少女性在首次确诊乳腺癌时已处于中晚期,严重拖累治疗效果和降低生存率。乳腺癌的高发不仅是医疗问题,更是对女性社会角色、生育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多重挑战。因此,提升公众特别是年轻女性对乳腺癌的认识、推动科学筛查和预防干预刻不容缓。
仲雷介绍,乳腺癌作为一种起源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往往在初期“无声潜行”,极易被忽视。其发病机制是乳腺细胞在多种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异常增殖、失控分裂,最终形成肿块或病灶,进而扩散到淋巴系统乃至远处器官。此病初始阶段发展缓慢,大多无明显疼痛或体感变化,只有极少数患者因乳房胀痛、皮肤颜色改变或乳头溢液而主动就诊。仲雷提醒,当单侧乳房有局部隆起或凹陷、皮肤皱缩、乳头回缩时,常常是乳腺癌的早期信号;特别是当乳房肿块质地坚硬、边界不清、短期内快速增大,或伴随腋窝淋巴结肿大时,更需尽早就医。
合理膳食 日常管住嘴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外卖餐食、重口重油、过量饮酒等“饮食恶习”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乳腺健康。仲雷提示,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糖分、高热量食物,会扰乱内分泌系统,诱发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尤其是刺激雌激素过度分泌。雌激素是一种重要的乳腺生长因子,当其水平持续偏高,将显著增大乳腺细胞突变和癌变的概率。体内脂肪组织本身就是雌激素的“加工厂”。肥胖,特别是腹部脂肪堆积,会使雌激素水平进一步升高,造成恶性循环。
同时,高脂饮食不仅增加体重,更通过提供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加重体内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诱导细胞异常生殖,从而引起肿瘤发生率的增高。香肠、火腿、培根等加工肉类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亚硝酸盐、血红素铁、多环芳烃等化合物,后者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列入乳腺癌高危致癌物。甜点、奶茶及碳酸饮料等高糖食品则通过刺激胰岛素和类胰岛素因子的异常增高,间接促进肿瘤生长。而酒精的危害更为直接,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会损伤DNA、干扰激素代谢,为罹患乳腺癌埋下伏笔。
仲雷认为,这些危险饮食行为之所以可怕,并不仅是其“致癌潜能”,更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极具隐蔽性和高频率。许多女性在不知不觉中长期暴露在不合理饮食环境中,使身体始终处于慢性损害中。
不过,饮食既是风险源,也可以转化为“防护盾”。仲雷团队在多项基础与临床研究中证实,健康饮食模式对预防乳腺癌有着明确保护效果。仲雷建议,应科学构建以高纤维、低脂肪、多抗氧化为核心的饮食结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排泄,减少体内多余雌激素的再吸收,进而调节激素平衡;蔬果中富含的天然抗氧化成分,如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及十字花科蔬菜中的吲哚类物质,均对细胞变异有抑制效果。
豆制品的摄入同样值得鼓励。仲雷介绍,黄豆、豆腐、豆浆等食品中富含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这类成分在人体内可发挥双向调节功效,适量摄取不但不会有风险,反而可能因占据雌激素受体而阻断内源激素过度分泌,最终降低患癌概率。同时,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鲭鱼中的n-3脂肪酸所呈现的抗炎特点,也能在体内营造“抗癌微环境”。
仲雷提示,建立合理饮食方式的第一步,便是科学调整三餐结构。日常饮食中,应减少摄入精制碳水,增大粗粮全谷物比例;减少红肉、加工肉制品频率,优先选择豆类、鱼类、蛋类等优质蛋白;用坚果、橄榄油替代动物脂肪;水果和蔬菜要多样化,至少保持每天5种以上颜色的蔬果组合。饮水以白开水为主,远离含糖饮料与酒精饮品。坚持不懈的饮食自律,能有效降低乳腺癌发生的可能性,在看似平凡的三餐中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早筛早治 防护在当下 除饮食干预外,早期筛查仍是乳腺癌防控中最关键环节。仲雷建议,女性应根据年龄与风险因素制定科学筛查计划:20至39岁者每月进行自检,每1—3年接受临床乳腺检查;40至69岁者每1—2年接受乳腺X线或超声检查;70岁以上者亦需保持年度检查频率。而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激素异常、既往乳腺病变史或接受过胸部放疗的高风险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从40岁前开始“年检”,并结合磁共振成像等手段提高早诊率。
仲雷强调,乳腺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健康的轻视与侥幸心理。真正有效的防线,从来不是突击治疗或病急就医,而是从生活方式中扎根,从每一餐、每一次自查、每一次筛查中稳步建立。日常的饮食结构是否合理,体重是否控制在健康范围内,是否定期开展体检,这些看似细小的选择,正是决定乳腺健康与否的关键所在。
与此同时,作为应对乳腺肿瘤的“核心密码”,“早防、早诊、早治”6字原则至关重要。在当选黑龙江省妇幼协会乳腺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的两年多时间中,仲雷带领各成员单位的上百位医护人员陆续到省内同江、密山、黑河、五大连池等边境县市开展了30余场学术讲座和数十次科普大讲堂活动,为上万名妇女进行了义诊,筛查出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结节、乳腺纤维瘤及早期乳腺癌在内的上百例乳腺疾病患者,并为这些乳腺癌病人及时施行了精准微创手术,既成功切除了病灶,又保住了乳房,解除了她们的后顾之忧。
(衣晓峰)